本报记者 孟海鹰

红旗天辇飞行汽车流光溢彩充满未来感,带着凌空之势的“翅膀”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日前,中国一汽2025年科技大会在长春召开,创新成果汇报展同步举办。红旗天辇飞行汽车等成果集中展示了中国一汽近5年来写就的创新成绩单——“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中国一汽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民族品牌。近5年来,中国一汽以创新激发向上向新力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获得专利授权12728件。可以说,“创新”是红旗天辇真正的翅膀,助力企业腾飞。
在中国一汽红旗文化展馆的玻璃展柜中,有一把小锤子,牵引人们回顾旧日的光荣与梦想:1958年,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人们日夜奋战33天,手工敲出新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
斗转星移,接续奋斗,梦想成真。
在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先进制造生产线上,汽车沿着输送系统腾挪起落,完成一台整车装配最快仅需54秒。
厂区建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电驱五大车间,冲压生产线全过程自动化率71.4%,焊装生产线的739台机器人可实现焊接自动化率100%。轿车、SUV,燃油车、电动车、混动车……不同等级、不同动力类型的多种车型在同一生产线上实现混线生产。2021年厂区建成投产后,平均每天有约1000台汽车从这里走出。
焊装车间里,680多台焊接机器人的身上遍布着3000多个数据采集点。数字化智能系统通过采集分析机器人的焊接数据,可以实时判断焊接的温度等条件是否达到最佳状态。
从手工敲制到数智化、高端化,不变的是一汽人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书写民族品牌荣光的奋斗之志。
近年来,中国一汽面向汽车产业“高、精、尖、特”前沿技术领域,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关键核心技术。
大约5年前,1台车使用国外供应商空气弹簧的成本在1.5万元左右。经过2年左右的技术攻关,中国一汽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国产空气弹簧,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将单车空气弹簧的成本降低至约2000元。
“目前,中国一汽新能源车型上的电驱系统、空气弹簧、减震器、线控转向器等核心系统和零部件基本做到了100%的国产化。”中国一汽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还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主动智能底盘,实现转弯零侧倾、制动零俯仰、冲击零颠簸。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造型设计院管理上线的“云妹智绘”平台,可根据需求输入快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一键完成草图渲染任务,该平台已生成近30万张汽车设计图。
瞄准新能源汽车,中国一汽啃下“硬骨头”——研发汽车电池低温电芯。
“一汽坐落在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来说,攻克寒冷气候条件下的电量衰减问题是一项技术难题。红旗新能源汽车要解决这个痛点。”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新能源开发院电池开发部电池系统设计主任周琪说,“我们团队每年冬天都到漠河进行极端天气行车测试,记录下电池精准的参数,从而进行材料验证、整包测试与策略迭代。”
目前,团队研制出的低温电芯能保障低温下的电量保持和动力保持,让车辆在低温行驶中整车的动力性基本不下降。该技术已在“红旗·天工”系列产品投入使用。
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是民族汽车品牌向上的必由之路,中国一汽始终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向上向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一汽整车销量约157万辆,同比增长6.2%。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突破45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同比增长95.5%,增速显著;合资品牌销量112万辆,同比增长5.4%。
《 人民日报 》( 2025-08-04 19 版)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